作者:李濯清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3/20 20:28:14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李濯清 
1月13日,作兼当陈良致和往常一样打开工作邮箱时
,通讯2022上海艺术博览会意外地发现了来自美国《华盛顿邮报》的岁博采访邀请
。此后
,后领彭博社、衔研学网瑞士国家电视台等多家海外媒体的究出采访邮件也蜂拥而至
。各家媒体关心的圈新焦点正是陈良致即将发表的论文。 三天后
,闻科陈良致和团队针对全球范围内多年持续干旱现象的火研究登上Science 。出生于1991年的作兼陈良致是该论文的一作兼通讯作者,目前他正在瑞士联邦森林
、通讯雪和景观研究所(WSL)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岁博  ?后领 虽然陈良致和团队对两年的扎实工作很有信心,但媒体的衔研学网反应还是给他们带来一些“惊吓”
。彼时,美国加州大火还在熊熊燃烧,各大媒体对造成火灾的各种原因都异常敏感,这项针对长期干旱的研究“生逢其时”
。 1 两年工作填补领域空白 作为一种极端气候事件,近年来,干旱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然而,过去的研究大多将严重干旱作为某时或某地的极端事件
,如2005年亚马孙流域干旱及2018年欧洲干旱,而对持续多年的干旱现象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调查
。陈良致的2022上海艺术博览会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 随着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暖化,单个较短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普遍增加 ,于是某地发生干旱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多次短期干旱就可能组合成一个多年持续干旱事件。陈良致和团队决定揭开这一现象背后的奥秘:全球哪些地区正遭受多年干旱?它们何时发生?又随时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通过汇集和分析全球范围内的多年干旱事件
,他们试图解答这些问题。这也成为这项研究的核心出发点。 陈良致(右三)和团队成员在瑞士达沃斯开展团建 |